top of page

耶穌不能接受 之 宗教和道德上的妥協

  • 作家相片: Bonnie
    Bonnie
  • 2023年1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12 “你要寫信給在別迦摩教會的使者,說:

‘那有一把兩刃利劍的,這樣說: 13 我知道你居住的地方,就是撒但王座所在的地方。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那裡,就是在撒但居住的地方被殺的那些日子,你還持守我的名,沒有否認對我的信仰。 14 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,因為在你那裡有些人持守巴蘭的教訓。這巴蘭曾經教導巴勒把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,叫他們吃祭過偶像的食物,並且行淫亂。 15 同樣,你也有些人持守尼哥拉黨的教訓。 16 所以,你應當悔改;如果不悔改,我就很快地來到你們那裡,用我口中的劍跟他們作戰。 17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,有耳的就應當聽。得勝的,我必定把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,並且賜他一塊白石,石上寫著新的名字,這名字除了那領受的人以外,是沒有人能知道的。’

啟示錄 2:12-17


耶穌向別迦摩教會的自我介紹以神的道 (一把兩刃利劍) 為重,彷彿強調分別為聖的重要性


ree

因為神的道是活的,是有效的,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,甚至可以刺入剖開魂與靈,關節與骨髓,並且能夠辨明心中的思想和意念。 希伯來書 4:12


耶穌承認別迦摩教會對祂的忠誠,但斥責他們有些人跟了巴蘭的教訓和尼哥拉黨的教訓。


他們「吃祭過偶像的食物」代表在宗教上的妥協,「行淫亂」代表道德上的妥協。


誰是巴蘭?

民數記 22-24 提到了巴蘭。巴蘭被認為是巴勒的「受僱先知」。

當時巴蘭不能詛咒以色列人並得到他的金錢回報,於是巴蘭向巴勒提出了一個想法:煽動以色列與摩押婦女通婚並拜他們的偶像,離棄耶和華。(民數記 25:1-3, 民數記31:15-16)


ree

什麼是巴蘭的教訓?

巴蘭的教義是:

  • 一個人可以與完全與世界融合,同時仍侍奉上帝的態度。

  • 認為基督徒可以—甚至應該—為了名聲、金錢、性滿足或個人利益而妥協他們的信念。這種態度認為「罪沒什麼大不了」。

  • 教導妥協,希望基督徒忘記他們是要分別為聖和過聖潔的生活。(哥林多前書 10:21, 利未記 20:26, 彼得前書 1:2)

  • 使信徒與非信徒沒兩樣。

  • 相信「小罪」不會造成傷害 (加拉太書 5:9)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經濟或個人利益時 (提摩太前書 6:5)

  • 一個遵循巴蘭教義的人願意為了經濟利益而妥協他的信仰。他為個人利益而接受犯罪的行為,甚至參與其中。(羅馬書 1:32)


如有需要,可做這悔改禱告:


親愛的天父,

我承認我妥協了,我沒有真實跟隨祢過分別為聖的生活,請原諒我。

我為自己的貪婪,服事金錢和瑪門的靈認罪悔改。

請聖靈

我邀請聖靈從今天起,帶領我改變現有的生活模式,在一切的事上提醒我,那些細節要悔改和放棄,

留言


©2020-2025 by Little Lamb Wanders.

bottom of page